袁世凯是中国历史上褒贬不一的人物。
负面评论说,他窃取了现代革命的胜利果实,是现代第一个窃取国家的人。积极评价说,他是现代改革的第一人,为中国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袁世凯的所有功劳,随着皇帝的混乱决定,都完全被列入了负面人物的行列。他在皇帝的宝座上呆了83天,被轰轰烈烈的现代革命赶下舞台,成为古今第一个逆行的人。
政治是过眼云烟,袁世凯和他的政治在他倒台后,化为尘烟淹没在历史上。他留下的银圆袁大头被后人趋之若鹜,深刻影响了现代中国的经济和收藏。

袁大头的由来
清朝前,封建社会的流通货币主要是圆形的方孔铜钱主要是金银等贵金属交易。1840年,为了适应西方列强的货币体系,清廷开始模仿西方铸造的清龙洋。
大清将首次铸造权交给两广总督张之洞。张之洞不负众望,在1889年创造了第一个大清银圆龙洋”。经过光绪元宝、宣统元宝、大清银币多次尝试,最终确定大清龙洋规格为总重量27克,纯银含量约25.78克。
即将进入1900年的清朝已经有一天没有了,没有时间考虑铸币的权利,所以采取自由的态度,总督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铸造银圆,只是形式相同,名义上也被称为龙阳,实际上质量多样,基本上局限于当地流通,没有实用价值。

辛亥革命爆发了。为了筹集战争军费,各地加快了银圆铸造,掺杂了铜币、纸币进一步加剧了清末民初的货币混乱。
辛亥革命成功后,民国成立。此时的民国府库无异于一座空城,北洋上台后,首先要解决的是遏制货币混乱,在全国发行统一的货币标准。当时,北洋的演讲者是袁世凯。为了提高他的影响力,他决定用自己的化身铸造银圆,袁大头出现了。

袁大头火的原因
为了炮制噱头,一些网络自媒体野号说袁世凯在位83天发行了7.5亿银元。
这种说法比袁世凯倒行逆施恢复帝制更可恨。.并非所有5亿银圆都是袁世凯称帝袁世凯甚至不全是在此期间发行的,而是从1914年到1929年发行的总和。
袁大头在中国货币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纪念意义。它是用89%的银、10%的铜和1%的锡铸造而成的个成品银元的重量是7.2美元。
由于清新脱俗的设计,尤其是含银量相对交足,袁大头在民间迅速流行起来,它到底有多受欢迎?
20世纪50年代,一些偏远地区仍然认可袁大头的使用。原则上,袁世凯已经过去了,他发行的货币应该被取代,但那里的人们仍然坚持使用袁大头,也许他们重视它的银含量。为此,官员们不得不增加一些,让它自然过渡到退市。

“袁大头”有多值钱
这样一句话在收藏界流传家里有一个袁大头,十年不愁吃喝。
很多人认为袁大头很有价值,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一点尝试就能尝出来,7.5亿元大头,这么大的数量怎么能这么值钱呢?
网上有传言称,上海一家拍卖会以955万元的价格拍卖了袁世凯的开国纪念币,创造了袁大头的历史纪录。民国三年民国三年甘肃加字版的袁大头也以500多万元的价格拍卖。
事实上,这情大多局限于谣言。即使是真的,也是不可避免的,比如共和国、飞龙、签名版等稀有品种,都是价值连城的稀缺货。因为世界上很少见,单个价值几万到几百万是正常的,而袁大头的普通价值在两三千元左右,民国八九年相对昂贵。

至于收藏问题,根据个人爱好玩就够了。不要幻想用它一夜暴富。没有人能知道水的深度,因为光是版本就有3000多种。再加上市场上的各种假货,很难区分真假。
最后,向朋友们普及一些常识。袁大头背面是嘉禾图案,嘉禾在中华文明中有着非常吉祥的寓意。所谓嘉禾,是指生长奇特而茁壮的幼苗,《尚书》·周书·在微子之命中,唐叔得禾,异亩同英,献诸天子。既有重视民众的意思,也有“和”之谐音。
天丞健:健康使者,传承健康,守护爱。
关注微信公众号“ 天丞健 ”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li88.com/13551.html